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常识 > 药材研究 >

加快建立药材种质标准化体系让源头之水活起来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今年11月1日起,SFDA已正式受理GAP认证申请,并组织开展认证试点工作。为保证GAP认证的顺利进行,SFDA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而好的药材必须要有好的药材种子来保证,目前的GAP及其认证
今年11月1日起,SFDA已正式受理GAP认证申请,并组织开展认证试点工作。为保证GAP认证的顺利进行,SFDA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而好的药材必须要有好的药材种子来保证,目前的GAP及其认证办法虽然规定必须正确鉴定药材物种和繁殖材料,但对影响中药质量“源头的源头”
——药材种质问题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的中药材生产粗放、分散,仍以小农经济模式为主,中药材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研究一直进展缓慢。春种秋收,年复一年的使用旧种,致使药材种质退化,单产下降,品质变劣,再加上环境污染、滥用农药等因素,直接影响我国药材的市场竞争力!”说到药材种质问题,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药用植物栽培学教授姚宗凡痛心疾首。
市场鱼目混殊
在药都毫州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当地药农大面积引种的大黄却是与之同科的伪品巴天酸模;还有药农买回人参种子种出的却是商陆;而当着射干种植的长大却是鸢尾。再如1996年发生的桔梗陈种子事件,影响极坏,许多药农播种后颗粒无收,后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测定发芽率不到10%。同时市场上将木樨、苜蓿种子混充黄芪、野生豆科植物种子混充甘草种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此,姚宗凡解释说,现在的药材种子市场远落后于水稻、瓜果等农作物种子市场的发展。农作物种子市场的主体已为一些龙头企业占领,名牌走俏;而药材种子市场的主体仍是一些药材集散地自然形成的个体种子公司,既无专业的繁育基地和较强的科技依托,又无合格的从业人员。加上虚假广告误导种植者,频频造成重大药材种子事故。
与粮、棉、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相比,中药材的种质标准实在太少了。众所周知,农作物(粮、棉、油、蔬菜、瓜果等)的种子目前均有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甘草、人参、黄芪等少数几个中药材品种制订了国家标准,其他常用的300多种大宗中药材尚是一片空白。这种质量标准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药材种子(苗)市场的混乱。假劣药材种子(苗)充斥市场,致使许多道地、大宗药材质量逐年下降,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同时更为严重的是给人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来极大隐患,
种质在变异中退化
毫州兴科药材种苗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刑振杰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红红火火.一些地方受“要发财种药材”的思想影响较深,忽略药材的道地性和区域性,不顾药用动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分天南地北,不论季节,盲目跟风。结果出现了三七在北方安家、虫草在大田引种等怪现象。盲目引种的直接后果是药材品种的混乱,致使~些药材真伪不辩、优劣难分,质量逐年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种子(苗)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半原始生产和自然采集阶段,多数药材的种子依赖野生采集,加上长期重复使用,种子质量逐渐退化。如柴胡、黄芪、黄芩等半野生药材就有一部分靠收购野生种子而来,质量根本无法控制。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当年生的小茴香、紫苏、荆芥的发芽率不到70%,多年生的黄芪、甘草的发芽率仅60%左右,野生防风、黄芩发芽率仅40%-50%,有的甚至只有30%-40%。
“良种的选育工作也进展得相当缓慢,提纯复壮工作非常滞后。“姚宗凡说,我国主要药材栽培品种约有300多种,系统而大面积的栽培是从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在栽培研究方面多以传统的土、肥、水为中心,着重于驯化和产量,真正的种质资源调查、培育、鉴别研究十分匮乏,药材的良种选育进展缓慢,优良品种品系少,退化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滞后。
、姚宗凡还建议对经营者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他说:“药材种子使用缺乏科学指导,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药材种子质量的提高。目前药材种子的经营者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检验技术,使用者更是缺乏识别能力,导致种子的使用缺乏科学指导。“药材种子有很多特殊性,因种类繁多、种子寿命长短不一,如决明种子经专家测定经115-158年仍能萌发,百合、牵牛种子的生命力为2-3年;而槟榔、肉桂、兰花的种子常常只有几个小时的生命力,采后须立即播种,稍加存放即降低或丧失发芽率;杜仲、厚朴要在20年以上的母树上采种;银杏则要在30年以上的母树上采种,否则种子很难发芽。所有这些都要求药材种子经营、使用人员具有相应的种子科学知识。<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