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药典 > 伤寒杂病论 >
  • [伤寒杂病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二十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蹶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

  • [伤寒杂病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九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

  • [伤寒杂病论] 伤燥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篇

    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 竹叶石...

  • [伤寒杂病论]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八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 [伤寒杂病论] 湿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九篇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

  • [伤寒杂病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七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言严)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

  • [伤寒杂病论] 热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八篇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黄连黄芩泻心汤主...

  • [伤寒杂病论]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九篇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此为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 [伤寒杂病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

  • [伤寒杂病论] 温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六篇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