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ǎn Lán Gēn 【英文名】RADIX ISATIDIS 【别名】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Bāo Qiánɡ Wēi Gēn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 【原形态】 硕苞蔷薇,又名:苞蔷薇、猴柿、刺柿、大红袍、野毛栗、七姊妹、圆刺菱、毛刺头、糖钵、山麻栗子、糖球...
【出处】《纲目》 【拼音名】Bīnɡ Tánɡ 【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含...
概述: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夏季花开前采收。鲜用或阴干,生用。 别名:败酱、泽败、鹿酱、苦菜、取麻菜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辛、苦,微寒。归肝...
概述: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别名:靛根、蓝靛根、菘蓝、草大青。 药性类别:清热解毒药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
【拼音名】Bīnɡ Qiú Zǐ 【别名】山慈菇、毛慈姑、泥宾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山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patens(Lindl.)Lind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兰,多年生草本。假鳞茎近球形,直径约1cm...
【别名】山慈姑、山兰 【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 【性味】甘、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杀虫消痈。主治痈疽疮肿,瘰疬,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0.5~1钱,作散剂或丸剂。...
【拼音名】Bài Jiànɡ Cǎo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Bǎn Lán Gēn 【英文名】Indigowoad Root, Root of Indigowoad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 采收和储藏:收割茎叶2-3次...
概述:本品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 f.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亦称“梅片”。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纳香(大艾)Blumea balsamifera DC.叶的升华物经加工劈削而成,称“艾片...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