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Yóu Tó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Tungoiltree 【别名】桐子树根、桐油树蔃、高桐子根、桐油树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icia...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拼音名】Yán Bài Jiànɡ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岩败酱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壮,有浓烈的臭酱气味。茎直立,带紫色,下部常稍弯曲.根生叶丛生,具明显的叶柄;茎生叶对生,具...
【出处】《本经》 【拼音名】Yǔ Yú Liánɡ 【别名】太一余粮、石脑(《本经》),禹哀,太一禹余粮(《吴普本草》),白余粮(陶弘景),禹粮石(《中药志》)。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矿石。采挖后去净杂石即可。 【原形态】 非晶质。常成...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Yóu Tónɡ Gēn 【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树根,9~10月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拼音名】Yán Bài Jiànɡ 【来源】败酱科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Jus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华北。 【化学成份】根含挥发油。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肠炎,痢疾,阑尾炎,肝炎:用量2~5钱,水煎服。 黄疸:岩...
【拼音名】Yǔ Yú Liánɡ 【英文名】LIMONITUM 【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长5~10cm,厚1~3cm。表面红棕色、灰棕色或浅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
【拼音名】Yóu Tónɡ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来源】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根常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晒干备用。冬季采果,将种子取出,分别晒干备用。种子油另行...
【英文名】BERGENINUM 【性状】 本品为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 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 熔点:取本品,在130℃干燥后,依法测定(附录ⅦC),熔点为232~240℃。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
【拼音名】Yǔ Liánɡ Tǔ 【别名】申都拉、格艾尔明 【来源】为一种含铁粘土。 【生境分布】甘肃。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用于脉热,脏伤;外治烫火伤。 【用法用量】0.5~1钱;外用适量,研末,灭菌后撒布或调敷患...
【拼音名】Yóu Shān 【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rtunnei Murr.;Abies fortunei Murr.]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叶,全年采挖根皮,...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