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Yòu Bàn Huā 【别名】壶瓶花、引子香、十二槐花、金槐、野苏子、野芝麻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鼬瓣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eopsis bifida Boenn.[G.tetrahit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概述: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蕺草、芩草、野花麦、臭猪菜。 药性类别:清热解毒药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
【出处】 1.自《分类草药性》。 2.《纲目》:羊屎柴,生山野。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花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根可毒鱼,夏用苗叶,冬用根。 【拼音名】Yánɡ Shǐ Tiáo Gēn 【英文名】Root of Useful Viburnum 【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 【...
【拼音名】Yōnɡ Yú Tóu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鳙鱼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捞后,取其头部,除去鳃,洗净,鲜用。 【原形态】鳙鱼,体侧扁,稍高。腹鳍基底至肛门处有狭窄的...
【出处】 出自《履巉岩本草》。 1.陶弘景: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今小儿食之便觉脚痛。 2.《本草纲目》: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按赵叔文医方云,鱼腥草即紫蕺,叶似荇,其状三...
【出处】《别录》 【拼音名】Yánɡ Shèn 【别名】羊肾子(《鸡峰普济方》),羊腰子(《本草述》)。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份】每100克约含水分79克,蛋白质16.3克,脂肪3.2克,灰分1.3克,钙48毫克...
【出处】 1.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鷃不木处,可谓安宁自如矣。《庄子》所谓腾跃不过数切,下翔蓬篙之间者也。鷃,候鸟也。常晨鸣如鸡,趋民收麦,行者以为候。 2.《春秋运斗枢》云:立春雨水鹑鹌鸣是矣。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俱黑色,但无斑者为鹌也。...
【出处】《履巉岩本草》 【拼音名】Yú Xīnɡ Cǎo 【别名】岑草(《吴越春秋》),蕺(《别录》),葅菜(《唐本草》),蕺菜(孟诜),紫背鱼腥草(《履巉岩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葅子(《纲目,),臭猪巢(《医林纂要》),侧耳根(《遵义府...
【拼音名】Yánɡ Shé Shù 【别名】狗舌头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羊舌树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glauca(Thunb.)Koidz.[Lau-rus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乔木。芽、嫩枝、花序均密被褐...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Yàn 【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 【来源】为三趾鹑科动物黄脚三趾鹑的肉。 【原形态】 体长约16厘米。...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