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经》 【拼音名】Tónɡ Pí 【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 【原形态】 ①泡桐(《纲目》),又名:白桐(陆玑《诗疏》),椅桐(陶弘景),黄桐(...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Tōnɡ Huā Huā 【英文名】Flower-bud of Rice paperplant 【别名】马蔺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panax papyrierus (Hook.) K.Koch.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花蕾,...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粉。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条。 【性味】《本草拾遗》: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诸虫瘘恶疮,痔疾,取粉纳疮中。 【摘录】《*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Tónɡ Mù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 【化学成份】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异泡桐素、d-芝麻素、d-细辛素。幼枝含与丁香甙有关的、结构未明的葡萄糖甙名泡桐甙。毛泡桐尚含梓果次甙。 【功能主治】《补缺肘后方》...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Tōnɡ Huā Huā 【别名】马蔺花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蕾。8~9月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条。 【功能主治】治男子阴囊下坠,经常不收,通花花二两煎水煮耢糟服。 【摘录】《*辞典》...
【别名】乳汁藤、双飞蝴蝶 【来源】萝藦科通天连Tylophora koi Merr.,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感冒,跌打,毒蛇咬伤,疮疥。 【用法用量】0.5~1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Tōnɡ Gǔ Xiāo 【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对生,阔卵形,长12~18厘米,先端渐...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拼音名】Tōnɡ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Ricepaperplant 【别名】通草根、通打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panax papyrierus (Hook.) K.Ko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去其茎...
【拼音名】Tōnɡ Tiān Là Zhú 【别名】木菌子、土苁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plethia polyandra( Griff.) vanTieg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Tōnɡ Chénɡ Hǔ 【英文名】Ovalleaf Dutchmanspipe Root 【别名】五虎通城、定心草、天然草、血萎、血藤暗消。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通城虎的根或会株及马兜铃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