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灸依据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突出“治病求本”和“整体调治”,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以强脊炎的病位为治疗靶点,进行局部治疗,达到温肾壮阳、行气破瘀、拔毒散结、祛寒利湿、通督止痛目的。能激发机体识别疾病和抗御疾病的能力,调动自身的内在因素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血管的渗透性,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施用“督脉灸”时,要注意防止起疱或灼伤人体。 穴位注射 选穴:足三里、肾俞、阳陵泉、大杼、绝骨等,将维生素B1两毫升和维生素B12一毫升的混合液,吸入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中。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提插得气后缓慢注入药液,每次选取2~4穴,每穴注射0.5~1毫升,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阳陵泉、大杼、绝骨分别为八脉交会穴之“筋会、骨会、髓会”。通过药物长时间刺激,能起到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通络止痛之功。 中药治疗 自拟经验方脊舒丸:熟地黄100克,淫羊藿100克,鹿角胶100克,当归100克,白芍100克,羌活80克,独活80克,桂枝50克,甲珠80克,狗脊60克,甘草50克,山茱萸80克,桑寄生80克,丹参50克,川断60克,红参80克,赤芍80克,枸杞100克。上药研细末,蜜炼为丸,每丸9克,早晚各服两丸。 强脊炎的发生是以肾督阳虚为内因,寒湿深侵为外因,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盛,筋骨失于荣养而发本病。治宜补肾强督为主,辅以祛寒化湿、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方中熟地黄补肾填精,生精养血为君药;鹿角胶补督脉,养精血;淫羊藿补肝肾,益精气;狗脊补肾壮腰膝,利俯仰;川断补肝肾,强筋骨;枸杞滋补肝肾,养血补精:山茱萸既滋养肝肾之阴,又温肾阳;羌活主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桂枝和营卫,通经络,助阳气;赤、白芍化瘀补血,配桂枝温经和营;独活搜少阴伏风;当归养血活血,通络止痛;红参益气养阳,合熟地黄益气生血;丹参活血养血,通络止痛,且其性微寒,以防止温热药燥血生热;甲珠通经络,引药直达病所。 功能锻炼 深呼吸运动:缓慢深吸气,屏气维持3~5秒,再慢慢呼出,如在吸气时以手或毛巾加阻力于上腹部,更能锻炼吸气的肌肉。 骨盆倾斜运动:平躺,两膝弯曲。收缩腹肌使下背贴于床面,维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拱桥运动:仰卧屈膝,双手置身体两侧。尽量抬高臀部使之离开床面,维持5秒钟,慢慢放下。 脊椎旋转运动:仰卧屈膝,双手上举。两手臂尽量向左转,两膝尽量向右转,使脊柱尽量旋转并维持10秒钟,休息后做另一侧。此运动可旋转胸椎及腰椎。 等长收缩式仰卧起坐:仰卧屈膝,手臂平放身体两旁,腹部用力使头部离开地面,维持5秒钟,然后慢慢躺下。 等张收缩式仰卧起坐:同上,但腹部用力时头与肩部均离开地面,再慢慢躺下。力量较好者可将两手置耳后。 脊柱曲伸运动:双手及双膝支撑身体,尽量将头颈部向下弯曲,背部拱起,维持10秒钟;头颈部尽量上抬,背部下凹,维持10秒钟。 功能锻炼每次15~30分钟,运动量以运动后次日不感疲劳、疼痛为宜。锻炼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持之以恒。 坚持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脊柱关节功能的改善,对维持脊柱生理曲度,保持良好的胸廓活动度,防止或减轻肢体废用及肌肉萎缩,降低致残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摄生 本病发展缓慢,发作和缓解交替进行,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90%的患者治疗后可以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一般不影响寿命。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同疾病作长期的斗争。 强脊炎患者的病情有进行性、反复发作加重的特点,危害在于可形成脊柱及外周关节钙化、骨化而致残。保持正确的日常起居姿势是预防脊柱及外周关节畸形的措施之一。要时刻告诫患者在行走时尽量挺直腰板,两肩放平,头要摆正;站立时尽量收腹挺胸,两目平视;坐位时坐直背靠椅背,不能久坐沙发、软椅、矮凳,尽量不坐躺椅;卧位时应睡硬板床,铺上4~5厘米厚的软垫,不用枕头或用薄枕头,可减少颈椎前弯。对腰椎曲度消失或强直者,平卧时在腰部垫一小枕头。禁止睡软床垫。睡姿宜仰卧或俯卧,避免屈曲侧卧,以保持腰、颈部的生理曲度,防止脊柱及髋关节变形。<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