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本,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少腹病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上及胃脘,取三里。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阳明病,潮热,微坚,可与承气汤。不坚,勿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尿,欲知之法,可与小承气...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其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体疼痛,当以汗解。假令尺中脉迟者,不可发其汗,何以故然此为荣气不足,血微少故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其汗,无阳故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
大法,冬宜温热药及灸。 师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 下利,腹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宜四逆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
太阳病,发汗后,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令胃中和则愈。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饮之即愈。 太阳病,寸口缓,关上小浮,尺中弱,其人发热而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为医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复不恶寒而渴者,为转...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乃有汗,随汗出而解。何以知之? 脉浮,故...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絷絷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 太阳病,外证...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贲豚。气从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脉不足者,灸其少阴七壮。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出...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泆,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而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大怒无刺,已刺无怒。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劳无刺,已刺无劳。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饱无刺,已刺无饱。大饥无刺,已刺无饥。大渴无刺,已刺无渴。无刺大惊,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身热甚,阴阳皆争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