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光敏作用:。 3.1.补骨脂加黑光疗法对皮肤病损伤常见致病性真菌和细菌的抑制作用:用直径6mm滤纸片分别滴加药液(含补骨脂素1.0mg/2.0ml或异构补骨脂素2.0mg/2.0ml)1.25、2.5、5.0、10.0、20.0?g。先置37℃干燥箱内1小时备用。应用沙伯氏培养基平碟接种真菌,营养琼脂平碟接种细菌。后将不同浓度药液滤纸片贴于各菌株的平碟上。真菌接种后先置26-28℃温箱内作用l小时,照黑光每天1次10分钟,连续6-14天。细菌接种后置37℃温箱内l小时,取出照光10分钟,再置温箱孵育24小时。另设不含药溶剂照光组,和含药不照光组,观察1-7天。结果表明补骨脂素类药剂加黑光照射对各菌具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在最高药剂浓度下有不同的抑菌圈。此外对曲霉菌属抑菌圈为8-15mm,帚形菌为11-12,毛霉菌属为16-18,头孢子菌属为10-16等。另证明加药不照光和不加药照光组均无抑菌作用。 3.2.异补骨脂素加黑光照射抗皮肤移植排斥效应:选用1年半龄健康家兔体重1.5-2.0kg,雌雄均有,每一对供、受体性别相同。分为5组:I组(对照组):皮肤移植后,不服药,照光;Ⅱ组:移植后次日开始服药和照光;Ⅲ组:移植后第4天开始服药和照光;Ⅳ组:移植后次日开始服药,不照光;V组:皮肤移植后次日开始照光,不服药。皮肤移植取1.0cm2皮片两块,分别缝于另一只兔的受皮处,两块距离3.0cm,每组免之间交换移植皮片。药物为异构补骨脂素胶囊,每粒含异构补骨脂素2.0mg。每只兔每晚服1粒。照光用5支排列安装的20W国产黑光灯管,距移植区5.0cm,每只兔服药后2h照光30分钟,每日1次。移植皮肤存活时间见表11,最长观察时间为45天。移植皮肤观察:Ⅰ、Ⅳ、V组肉眼见移植后24-48h皮肤苍白、柔软;得第3天出现红润斑点;4-5天后部分皮片呈暗紫色、变硬;边缘有自身表皮再生;7-9天有3/4皮片色泽变暗、坏死;下面出现自身皮肤,经5-7天取皮片边缘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真皮有明显围管性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内充血,管腔内膜脱落,血栓形成或坏死。Ⅱ、Ⅲ组第3天则见皮肤红润、柔软,逐渐增厚,10-20天恢复正常皮肤状态,观察25-30天取移植皮片边缘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除真皮见少量围管性淋巴细胞外,无其他改变。 3.3.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补骨脂95%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使黑色素生成的速度和数量增加。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亦能促进皮肤黑色素的合成,并使之沉积于皮下。 4.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4.1.取体重250-350g雌性Wister纯种大鼠15只,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给药组(7只),给药组按20g/kg体重剂量灌服复方补骨脂冲剂(由补骨脂、锁阳、黄精、狗脊、续断、赤芍等中药组成,做成煎剂,浓缩成3g(生药)/ml)。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0天后,自大鼠腹主动脉取血1ml,注入无菌肝素抗凝青霉素瓶中,在无菌室内,按改进后的3H-TdR掺入法,测定各组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计数大鼠白细胞总数,并制血片计数白细胞分类百分率,实验证明,复方补骨脂冲剂可显着提高大鼠白细胞百分率(P<0.02),降低中性白细胞百分率,从而明显增强大鼠细胞免疫功能(P<0.01)。 4.2.取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共分4组,正常组饲养条件与其它相同,但不用药,其余3组腹腔注射氨基甲酸乙酯1mg/g诱发肺腺癌,其中对照给予致癌剂24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隔周5次,16周共注射40次。补骨脂提取物组,每次给予补骨脂1mg(0.2ml)/20g;环磷酰胺组,每次给环磷酰胺5μg(0.2ml)/20g。给药次数、时间和途径均与对照组相同,均于16周后测定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E玫瑰花结试验。说明补骨脂有显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5.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补骨脂素(250μg/ml)对小鼠肉瘤细胞有高效杀灭作用,其机制在于补骨脂素在暗处与肉瘤细胞DNA形成络合物和分子交链,从而抑制DNA合成。补骨脂素作用于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后,其细胞中的大多数线粒体变性、空泡化、游离核糖体减少,游离核糖体减少,可见核溶解现象。<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